二、宏观环境和政策信息
1.0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定调明年发展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五、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条任务中明确: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一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
分析:汽车促进政策中的几项政策除车购税外基本都提及,而且是明确“继续实施”、“增加”等概念。促进消费的着力点还是以房地产为主,强化城镇化等对经济的拉动。汽车普及并未如期成为核心支柱,低端房地产市场是明年拉动中低收入群体消费的重要支撑。对汽车主要考虑下乡和以旧换新的意义,城市增长的鼓励态度一般。
2. 统计局官员解释:消费增长为何低于经济增速。
我国居民消费绝对水平和相对比例仍然较低,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水平分布不均和居民消费增长相对投资出口仍然滞后造成的。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比1978年扩大了11倍,年平均增长8.8%。不过相对同期GDP9.8%的速度,仍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从消费结构看,我国居民消费还处在较低的水平。食品仍是居民消费的主要部分。2008年,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占居民消费的33.1%,美国这一比重只有6%;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偏低。2008年我国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40.1%,美国为66.4%;此外,我国家用汽车等舒适性消费较少。与投资和出口增速相比,居民消费增长相对较慢,居民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较低。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000-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17.9%,净出口增长34.7%,分别比消费增速快7.2和24个百分点。。
分析:前期的过度积累方式面临调整,刺激消费有巨大的资源空间,汽车消费必应加速。
3. 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家电以旧换新效果明显。截至11月24日,在北京、天津等9个试点省市,共回收旧家电267万台,拆解旧家电86万台;销售新家电230万台,销售额90亿元。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汽车拆解资质企业已确定478家,设立老旧汽车回收网点1859个,一站式联合服务窗口369个。截至11月24日,全国申请补贴老旧汽车6990辆,补贴申请金额5843万元,拉动新车消费10亿元。。
分析:汽车以旧换新较家电的销售额拉动效果差一些,核心问题是报废补贴额度低且排斥小排量乘用车,未来需要有效改善。
4.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开幕。
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安排。
主要经济体已出台的减排目标:美国到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对温室气体减排17%,即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
欧盟 通过包括气候与能源一揽子计划和各种能效措施,无条件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20%以上。
日本 若哥本哈根会议能达成协议,将把减排目标定为在1990年的基础上对温室气体减排25%。
巴西 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预期基础上减少36.1%至38.9%。
俄罗斯 承诺到2020年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20%至25%。
印度 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温室气体比2005年下降20%至25%。
中国在2020年前,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40%至45%。。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上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可持续经济增长点,中国等的增长压力加大。
5. 盖特纳:金融救助计划很快将结束。
美国国会去年在金融危机最严峻时通过了总额为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该计划设计于今年底到期。盖特纳近日在国会参议院农业委员会作证时说:“我们已经接近结束这一计划,并且不再做出新的承诺的时点”,“没有比尽快终结这一计划能令我更高兴的事了”。但盖特纳没有透露结束这一计划的具体日期。
分析:这项计划自推出以来备受争议,退出是最好的结局。
6. 美拟议中的“碳关税”引争论。
美国众议院6月26日投票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也称气候法案)包含了俗称“碳关税”的条款。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条款在美国内外引发了关于美国到底是要进行环境保护还是贸易保护的争论。根据“碳关税”条款,如果美国没有加入相关国际多边协议,自2020年起,美国总统将获权对来自未采取措施减排温室气体国家的钢铁、水泥、玻璃、纸张等进口产品采取“边境调节”措施,即可以对这些产品征收关税。。
分析:将碳排放税变成“碳关税”,用于对外贸易的实质是保护美国企业竞争力,中国的2020年的40%目标也是与此对应的时点。
7. 联合国报告:亚太引领全球复苏 中国明年将增10%。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11月30日发布的《2009年亚太经济和社会概览》报告指出,亚太地区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6.3%,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然而,经济复苏的前景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报告预计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0%,在亚太地区是最高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也将分别达到7.5%和5%。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主要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增长率也将大幅回升。。
分析:但亚太经济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发达国家消费需求恢复的程度,这也成为中国面临的压力。
8.2010年中国经济呈倒“V”型增长。
2010年中国GDP增长为8.5%至9%。由于政策效应仍将延续到2010年一季度,出口正增长亦将在同一季度显现,因此一季度将成为全年增长高点,此后GDP同比增速将逐步回落。
2010年第一季度将出现中期流动性拐点。诸多现象表明,流动性最为宽松的时点将出现在2010年一季度。
尽管外需好转和国内消费需求稳定有利于民间投资复苏,但财政投资挤出效应明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在2009年前过快增长,导致面向国有部门的“定向”宽松政策无法退出。
受制于销量回落和政策微调,预计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将缓慢恢复到历史正常水平。。
分析:流动性极度宽松局面将在2010年第二季度终结,汽车市场业面临下半年的高基数增长压力,市场不乐观。
9. “黄三角”正式获批 上升为国家战略。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约985万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分析:出口是这些年经济拉动的核动力,土地面积和人口都不重要,区位优势最重要。由于黄三角的出口优势不明显,和长三角、珠三角性质不同,因此无法有效长大,仅是生态经济区。
10. 国家标准委:电动自行车与电动轻便摩托车是两产品。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2月6日晚就电动摩托车标准有关情况发布说明,称新批准发布的4项“电动摩托车标准”与“电动自行车标准”界限明确,电动自行车与电动轻便摩托车是具有明显不同特点的两种产品。
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时速不超过20公里,整车质量(重量)不大于40公斤,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不小于25公里,有骑行功能。标准中规定电动两轮轻便摩托车最高设计时速大于20公里,小于50公里,或重量大于40公斤且最高设计时速不大于50公里。由于被认为将大部分电动车划为摩托车,并要求按照机动车管理,将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引起了消费者和企业等多方关注。。
分析:中国特色型产品成长很艰难,电动自行车在地方政府的干涉和歧视下艰难成长,未来仍是多灾多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