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调校偏软,掌控信心尚足:在对于车辆悬架调校要求颇高的障碍场地体验中,针对i30悬架特性的了解颇为直观。 连续穿桩以及急转弯过程中,外侧车身对于悬架的压缩颇为明显,长行程的减震弹簧在初段表现较软,侧倾幅度较为明显,车身随动的紧凑感并不突出,不过,弹簧中后段具有韧性的回弹支撑,仍旧能够使得车身及时回正,令驾驶者的掌控信心充足。但与此同时,四条锦湖轮胎过弯时刺耳的胎叫声显示,其较硬胎面供以的附着力并不适宜如此激烈的驾控,
滤震良好,舒适性佳: 而当脱离了场地激烈驾控,回归城市道路驾驶,i30的底盘表现则令人感到颇为惬意。较长的悬架行程,对于路面震动的过滤较为彻底,最终传递至乘客身体的感受颇似一团棉花包袱,轻柔不显直接。而位于城区转弯变向时,车身侧倾幅度保持良好,后排乘客并未出现明显的身体左右摇摆,舒适性体验良好。
转向过轻,高速底盘整体性有待提升:北京现代i30仅为2.0L AT顶配车款配备了具有随速调节功能的电子助力转向,而缺少此款配置的试驾车型,具有的过轻转向手感,则成为了此行媒体同行所最为诟病的。虽然为液压助力,但i30的低速转向表现仍然灵敏,轻微的转动便能带来车身的相应摆动,此外,轻巧的手感对于女性驾驶而言也似乎颇为便利,不过,当这一切特性被置于高速路段时,仍旧一成不变的轻盈表现便显得“危险”起来。
此外,i30于高速路段的底盘性能同样具有提升空间,140KM/H时速下,即使位于后座也能够感受到车身下方小幅的晃动,加之过轻的转向带来的“发飘”感受,令具有提速意愿的驾驶者不敢轻举妄动,而显然,除却转向设置外,在扎实稳重的底盘整体性上,i30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制动性能:硬朗有效。而在制动性能表现上,i30的硬朗表现显然不同于它的悬架调校风格。制动踏板行程紧凑,踩踏初段即能够获得强劲的制动力回馈,前“通风”后“实心”的盘刹效能较佳。而在急减速体验中,ABS的启动也颇为及时,点刹防抱死效果令车身依然保持正向的行驶路线,不过,在制动尾端,车身左右的轻幅晃动令人费解,而是否与试驾车型的“试装”身份有关,待后期针对量产实车进行全面测试时,再为大家作进一步求证。
总结:北京现代对于国产i30的外观、内饰的造型,依然全盘延续了原版的欧式风格,而在用料、工艺以及实用大空间的表现上则保持了其一贯良好的水准,加之动力组合的强劲性能表现,似乎这款韩系车型距欧式品质仅一步之遥,不过,仍待提升的人机工程考量,过简的安全配置,以及仍旧偏向舒适性的底盘调校,则均向我们显示,国产i30内在充斥的仍旧是“韩系”骨血。而其究竟能够成功开拓北京现代两厢家轿市场新局面,9月9日上市之日的售价之锤将为其最终定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