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国家机关“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公布。宝马、奔驰两大品牌首次进入该名单。这意味着,中央国家机关今后可招标采购宝马、奔驰汽车作为公务车。
此前,奥迪早就进入高档公务车采购名单,且是一枝独秀。百姓之所以对宝马奔驰首次进入公务车采购名单议论纷纷,起因绝对不是来自对宝马、奔驰与奥迪的偏见,而是对公车消费膨胀的担忧。当下我国政府机关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每年耗用约3000亿元。虽说这一次宝马、奔驰仅国产车型入围,部分车型将打折以符合“45万元”标准,但在国内现实公务车消费环境下,换车之风兴起是迟早的事。要知在国内轿车市场中,公车消费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尽管时下私人购车的份额在逐步增大,但对于大部分中高档轿车来讲,主要用途还是公车消费,特别是长期以来,许多人将公车看成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官员选车肯定就高不就低。
如今公车的不合理消费已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公车消费还成为财政支出的一个黑洞,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公车腐败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又匆匆忙忙将更多高档车纳入公车采购之列,非常不妥。据说宝马能够入选有四个原因,首先品质和口碑,政府看中宝马在满足公务用处特别方面的能力;其次是节能环保;第三是价格的因素,按照采购的要求,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是3.0包括3.0升以下的,价格在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长和副省长级干部采用的是3.0,价格在35万以内的轿车;党政机关的其他公务用车,一般排气量是在2.0以下,价格在25万元以内,具体价格要看对象确定;第四是宝马设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一直支持教育和环保。
从市场公平的角度来说,宝马奔驰进入公务车名单,打破奥迪的独唱有助于公务车市场的充分竞争,但在国内公车消费畸高的语境下,我们应多做减法而非加法。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时候,公务车采购车型应向小排量靠拢,高级公务员的用车更要带头,向全社会作出表率。如今国内规定的官员级别越高公车档次越高的依据不知从何而来,但这种做法起到的上行下效结果却是公车消费膨胀的源头之一,故而任何大排量与高价钱的车型进入公务车之列需要审慎,特别是全球经济不振,人民群众正在收紧钱袋过日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公仆又欲把银子花在高档公车上,这有脱离群众之嫌,且有可能引发公车消费新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