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车研发方面,业内普遍认为民营企业表现更为积极,技术与产品也更为成熟。
比亚迪、万向等民营企业均是在多年前就开始自掏腰包投入电动车研发,经过多年积累技术相对成熟,更接近产业化的门槛。以国企为代表的十大车企虽然在电动车研发上也投入不小,但大多是近几年看到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后才开始看重电动车研发。
不过,起步晚并不一定落后,大集团一向喜欢称自己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大手笔。这次十大车企联合行动,背后还有主管部门撑腰,不仅要攻克电动车的关键技术,而且要制定相关行业标准。
抢占行业标准
这一阵容颇为豪华的电动车联合开发团队,对于下一步如何联合开发尚未有明确方案。
支敏介绍,T10电动汽车工作组的总召集人为中汽协秘书长董扬,各家企业技术研发部门选派代表。7月底的会议确定了工作组的成员,确定了开展调研、编制标准等工作内容。
对于十大车企如何共同研发,如何投入以及以后的技术成果如何分配等问题,尚没有明确方案。“前几次会议上企业代表也讨论过这些问题,提了一些意见。但这方面问题比较复杂,还要以后再详细商议。”支敏说。
上述企业技术中心人士认为,十大企业共同研发有很大难度。“十家企业实力、技术相差挺大的,电动车研发上也各有侧重,对于共同研发的利益诉求也不一致,技术先进的担心自己的积累被别人抄袭,技术落后的肯定想搭便车。要把大家协调起来,一起做事,很考验组织者的耐心与智慧。”
有些业内人士则直接表示不看好这一联合行动。“国内车企向来缺乏互相合作的传统,尤其在研发上。前一段时间,几大车企联合开发变速箱的事情,后来进行得并不顺利。有些企业不都另寻合作伙伴了嘛。”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认为,相较于共同研发,十大车企在制定标准上更可能有所作为。“共同研发牵涉到各家技术差异、研发投入与后续知识产权问题,企业会有比较大的顾虑,也很难将这么多企业的利益协调一致。制定行业标准相对容易些,虽然依然会有博弈,但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中汽协技术部的负责人也表示,T10电动汽车标准项目工作组8月中旬将开会,开展标准的调研与编制工作。
如果十大车企在标准制定方面进展顺利,意味着以十大车企为代表的官方力量与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民间力量在电动车发展的角逐中将再次占据主导优势。
而且这次角逐结果将会影响深远,不管民企在电动车方面的技术如何先进,产品如何成熟,都得按十大车企制定的标准来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