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逸
没有名称上的延续,朗逸的内饰设计显然具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其整体布局让我们看到更加新颖的设计风格。不过仔细观察,虽然大面积银色材料取代了黑色塑料,但我们仍然可以在其中控台的布局上发现新宝来的影子。继承了德系车型内饰严谨的做工,每一个零配件的衔接不能说天衣无缝但是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如果说朗逸的内饰设计风格过于内敛,那么4个圆形空调出风口的设计可谓大胆,同时也淡淡的融入了一些中国韵味,比起新宝来上方形的空调出风口着重突出了时尚元素。一行质感还算过硬的桃木饰条将车内颜色分为非常欧化的上下黑黄两色,虽然也是大面积的桃木饰板,但是相对讨巧的形状看起来会更加亲和。仪表台中间的液晶显示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新宝来的影子,功能上也基本相同。

宝来
总体感觉,两款车的内饰氛围非常相似,都采用深色仪表台配浅色座椅和门壁板,加上大面积的桃木装饰面板,用料和质感也几乎相同,看来南北大众内部肯定采用了相同的消费者口味调研资料。两车的设计风格差异比较明显,新宝来的笔直线条和方形出风口,跟一汽大众的“腾”字辈有不少血缘关系;而朗逸的驾驶台造型方中带圆,用上更多的弧线,中控台以银色面板装饰,感觉更活跃和追求时髦。有意思的是,在这两款定位用途乃至设计目的几乎相同的车上,我们看到了一些设计者不同的心思和水平。我们认为,新宝来的外形设计功力要强过朗逸,显得更成熟、更国际化;但朗逸的车内细节设计比新宝来更周到,显得更加人性化。
轴距尺寸的相同让车身尺寸不同的它们在空间性能上拥有各自的优势
新宝来和朗逸的第一个最大的也是最为本质的相同点来自于完全相同的轴距尺寸,这也是他们出自同一平台的根本证明。但两车的轴距虽然同为2610 mm,朗逸的车身比新宝来却要长了68 mm,从尾部的侧面线条可以看到,朗逸的行李厢和C柱比新宝来稍微拉长一些的。而新宝来则在车身宽度和高度上分别找补回来了32 mm和2mm。在比较之前,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新宝来对于宝来车系后排座椅空间不足的改进,经过了轴距上97 mm的加长,以及车身宽度和高度的适当增加,让我们进一步确定空间已经不再成为宝来的软肋。无论是头部还是腿部空间,都让我们达到前所未有的畅快,而朗逸也同样表现出了强烈的空间欲望。通过实际的测量,我们发现二者前后排座椅空间的数据差异很小,新宝来和朗逸分别在前排座椅空间和后排座椅空间上稍稍占据一定的优势。唯一不同的是,朗逸的后窗面积比新宝来稍大,造型有些类似帕萨特领驭,让侧窗尽量延伸到后座头枕之后,给乘客开扬的侧面视野,上下车也更方便。此外,由于占据了车长的优势,朗逸的行李空间似乎也要比新宝来稍大一些,而这点差距在超大的行李厢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管怎样,我们从新宝来和朗逸身上看到了大众PQ34平台后排座椅空间不够用的诟病已经完全治愈。

朗逸

宝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