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刺激购买,拉动内需,燃油税和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征购置税等新政纷纷出台,从2009年1月份全国乘用车销量报告来看,两项新政的“双管齐下”确实使车市出现回暖的迹象,特别是小排量车型。其中,上海大众朗逸的表现尤其具有代表性。新年伊始,朗逸的单月销量首都突破万辆,达到10095辆,1.6L车型占90%以上。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去年国内汽车销售938.05万辆,同比增长遇10年来新低,不足7%。可以说,国内车市的发展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不过与2008年欧美车市销量下滑30%至40%相比,中国车市所面临的问题可谓小巫见大巫。也就是说,目前国内车市的低迷状况还未病入膏肓,但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是十分需要的,利好的刺激不仅能增加消费者购车的信心,也能有效促进汽车消费,拉动内需。另一方面,小排量车型的最大消费群体是购车预算并不十分充裕的家庭消费者。对于这群消费者来说,购车成本及购车之后的养车费用支出,往往更能左右他们的购车计划。在这种情况下,税费调整的政策出台尤如“对症下药”,起到了拯救消费信心,推动车市稳定发展的作用。
利好于小排量车的新政的确能为普通家庭消费者节省一部分开支,但相对于庞大的用车成本来说这只是一小部分,只有品质上乘,售后服务优良的车才能打消人们买车的“后顾之忧”。可以说,消费者买车的过程也是对一款车综合指数的全面考察过程。而朗逸恰恰符合广大消费者的要求与需求。上海大众倾力打造的朗逸采用先进的模块化设计思路,跨级别地应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整车经过德国标准的严格质检和测试,并进行严酷的“大气暴晒”实验,车内空气质量还经过中德“金鼻子”的严格把控,达到较高标准;安全品质得到C-NCAP五星褒奖,并以47.4的高分与B级车平起平坐。除此之外,朗逸在配置上比同级车更丰富,在安全配置方面,朗逸具备许多同级车没有的先进配置,如TPR胎压监测系统、NAO陶瓷刹车片等。在舒适配置方面,朗逸配有电动天窗、电动调节外后视镜(可加热)、大屏幕行车电脑等。
“中庸”是业内外人士对朗逸的一致评价,也许会显得个性不足,不够张扬,但能把有限的钱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不正是当下最重要的一点吗?难怪早前就有专家分析指出,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朗逸将成为主流家用车的典范。而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朗逸逆势上扬的态势再一次证明了它的“实力”,并进一步巩固了其“国人首选中级车”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