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来临,很多人都想回家探亲或是出去旅游,于是,汽车租赁市场也逐渐升温,这给那些有车没用的私家车主提供了商机。很多私家车主纷纷把自己的车租给熟人,或是利用其他信息渠道对外租赁车辆,营利赚钱。
记者通过走访,找到了很多西宁市当地的私家车主发布的租车信息。记者通过联系这些车主了解到,目前,私家车对外的租赁价格比市场能便宜30%左右。这些车主对外租车,有的要带司机,有的不带司机。只要交了押金和当地有效的证件,租车的主顾就可以把不带司机的车开走,没有繁琐的手续。
这种车辆租赁看上去很方便。那么,私下把车辆租出去后,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抢盗等意外时,车主的利益是否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呢?
“私家车是不能用来营运的,这种私车租赁,就是变相的非法营运。”西宁市交通局运政处稽查大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将私家车出租的行为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营业行为,但这些私家车主们不具备这样的营业资格,因此,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也不受法律保护。工作人员介绍,因为私家车出租后就会出现盈利情况,车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已经由非营运车变为营运车,这样车主就必须纳税,否则就是偷税。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等意外时,按照法规,应由承租人来承担,但执法机关往往对承租人没法约束,所以,最终受制约的还是车主本人。即使承租人承担了责任,车主有时也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且,这种私下被租赁的车辆如果被执法部门查处,车主将会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罚款3万至10万元。
承租双方私下签订的合同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合同中没有进行事先约定的情况,因此,车主有很大风险的,需要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