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这样的疑问,源于2009年末到今年年初上市的几款新车的定价策略颇有值得玩味之处。
12月14日,丰田好像在庆幸阴霾的2009接近尾声一样,高调的推出了新皇冠,不过它的价格居然标出了32.68万元-89.95万元的价格。对消费者群体而言,这个价格区间有点吓人,这明显与打着高性价比的旗号不相符。接下来的无论是造型颇为新奇的起亚SOUL,还是制造了车展关注高潮的MG6,抑或是素以低价著称的奇瑞旗下的瑞麒G5,都被称消费者称“价高了”。
转机发生在了2010年,新赛欧打出了合资品牌的最低价,刚上市场的标致408很奇迹的没有因为定价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英朗,被称为其定价是“车市太火、新君威新君越卖得太好、上海通用高兴过了头。”
一高一低,企业都在想什么?价格真的起决定作用吗?
标致408:平价大空间就有大市场?
这是一款很罕见的车型,不是它的车型印象,而是它的价格印象。12.19至16.99万的定价,套用官方话述,它确实很“务实”。在标致408全球发布会的现场,令人印象最深刻莫过于“大”和“从容”两个字眼。
408确实很大:三围4680mm/1815mm/1525mm,轴距2710mm,似乎用“越级而立”都不足以描述它的“大”。这种“超大”尺寸的呈现,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深受《蜗居》的刺激。
不过大空间在中国倒是很受用,加长版车型的热销就是明证。但是除去大空间,408你还有什么?面对比狼还凶残的对手,你是不是“装备”实足了呢?笔者用关键字搜索“标致408竞争力析”能出现的文章寥寥无几,这是否就你选择平价的一重要原因呢?
仅凭这两件装备,真的能让你从容不迫的行走于“A+”车市吗?
英朗:雷人的策略注定雷人的价格?
当标致408因为平价而被誉为“亲民、务实”时,英朗则成了被“痛打落水狗”。擅长营销的上海通用难道“百密一疏”?不会。
英朗的价格之所以很雷人,原因在于它采用了一个雷人的营销策略:撇脂定价。在新产品投入时,利用消费者求新心理,对产品产生高需求,这个时候卖方可以定高价,以赚取利润。当这种需求下降,价格再降低。
但是这种手法太险了。因为英朗的这个价格很有可能招来反感,而不被买帐。尽管英朗作为五门轿跑车,开创了一种新的用车风潮,与其有着直接竞争关系的车型并不多。但是它毕竟没有实现任何功能性的only one,很难判断这种策略的可行性。但是别克为它注入了它强大的竞争力:1.6T的发动机, 2685mm的优越轴距,安全配置应用尽用……英朗的高价也不是太离谱。
关键的是英朗定价是一种算计之中的策略,而不是传说中的“傲慢”。
MG6:The only one 有诱惑就有代价?
如果说标致408是罕见,英朗是雷人,MG6就更像一个传说。开辟蓝海几乎是每个新品在研发时的力求的,但结果总是差强人意。MG6另辟蹊径,用一个豪车专利 “Fastback”设计,实现了“The only one”的梦想。这种排它性就决定了MG6不会与“廉价”结盟。
尽管MG6公布价格时,也曾受到“价高”的非议:“长得不一样点,就拽得不行。”但是实际上,MG6还是因为打上了独一无二的“印迹”而倍受瞩目。这应当就是“The only one”的魅惑力,就像看老谋子的“三枪”一样,虽然嘴里说得不好,但是还是会看。但它跟“三枪”不一样的,它还挺有“货”。这不只是一只“花瓶”。这个设计,改变的不只是外型气质,还有“品性”:大空间、中冷式涡轮增压发动机、50:50首尾谐一的车身比例……
都说“能力有多大,责任有多大”,那么“The only one”的诱惑有强,代价就有多大也是合理了。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判断标致408就一定能“平价走天下”,也不能定论英朗“自视过高”,因为它们刚出道。MG6相对来说早一点,首批车主已经形成,从现有的声音来看,MG6作为The only one的诱惑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原来道理很简单:需求决定价格。所以不是看价,也不是看车,而是看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