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车的产业化正在提速。6月2日,长安汽车发起重庆新能源汽车联盟,而东风汽车同时开建电动汽车产业园。此外,在电动汽车技术上有领先优势的比亚迪与大众汽车结成联盟,准备在海外内大干一场。
这一波新能源汽车发展热潮呈现出三大特征,其一是区域化整合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其二是国内外车企开始联手,其三是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互相依托。
发电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国家战略。汽车业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要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其中电动汽车尤其要形成产销规模。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但近期业内质疑电动汽车是“乌托邦”之声四起,有专家更呼吁调整新能源汽车战略,因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汽车业的主流仍是传统动力汽车。然而,只有让车企成为市场的真正主角,它们才能找到两全其美之道。
比亚迪携手大众:谁是谁的跳板?
在上海车展放出风声的大众汽车和比亚迪合作一事,日前已经尘埃落定。双方近日在德国正式签下谅解备忘录,将在电动车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比亚迪和大众联手,除了瞄准“热而不沸”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外,还存在怎样的交易逻辑?
比亚迪野心:布局全球市场
据大众方面表示,大众汽车与比亚迪签署谅解备忘录的目的在于在混合动力和由锂电池驱动的电动车领域探讨合作机会。比亚迪则认为,通过和大众合作,比亚迪一方面通过技术输入推广其电池技术,同时可借助大众在欧洲的销售网络进入全球市场。
大众汽车因此成为比亚迪的首家大型行业合作伙伴。这也是比亚迪因电动车技术而又一次获得“橄榄枝”。因为看好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发展潜力,“股神”巴菲特去年已出价2.3亿美元购买比亚迪10%的股份。
通过借力巴菲特旗下公司和大众,比亚迪的野心就是布局全球电池和电动车市场。美国和欧洲都可能成为电动汽车的线性先行市场。
此外,比亚迪也看好大众在柴油车技术方面的优势。据汽车评论人贾新光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分析,比亚迪联手大众的另一层打算,就是希望能在传统汽车技术方面受惠于大众。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产业化还尚需时日,比亚迪现阶段只有加强在传统动力汽车市场的积累,以后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大众阳谋:争取时间
大众汽车此前已经和日本三洋电气有合作开发车载电池,此番联手比亚迪显然是针对中国市场。大众汽车在其声明中也明白表示:“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别是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像比亚迪这样的潜在合作伙伴可以为我们的快速扩张提供支持。
贾新光认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行相对其他国家更明确,市场也更大。这就为比亚迪和大众的合作提供了契机。而欧洲汽车制造商以往则强于汽车内燃机技术,近年才“急转弯”加强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按照大众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战略,也是先从自身优势出发最大限度提高汽车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同时谋求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但这两方面也是同时交叉进行。
携手比亚迪,大众则可以争取进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时间。毕竟,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方面优势明显,并已推出了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F3DM,在海外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均获得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