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面略带弧度的腰线也不失时机地为轩逸的“静”中增加了些许“动”的感觉,前大灯左右两边上扬凸起的角线,则适当地增加了一些锐气,尤其在夜晚亮灯的时候,非常引人注目。总体来看,明锐的外形更加注重一种瞬间的吸引力,它会迅速夺人耳目,然后引人再继续细细品鉴。轩逸则不同,更加注重过程,一种逐渐引人去品味的过程,只有融入进去了,就会逐渐发现其中的美。

与外形相比,明锐的内饰继承了大众车系简单实用的理念,中控台简洁的布局囊括了大量的功能,突出一种沉稳的风格。明锐的桃木饰板的点缀效果非常明显,总是出现在最恰当的地方,配合黑色的饰板,视觉效果看起来非常协调。亮点则来自于精致的换挡杆。以往大众车型上常见的大面积镀铬底座被淡雅的桃木饰板代替,白色的皮质杆体上简单镶嵌着小巧的桃木和镀铬饰条,确实有别于大众的设计风格,令人眼前一亮。相比之下,轩逸的内饰布局则拥有更多的变化,同样简洁的中控台,却通过按钮的布局、形状以及材质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少量的桃木饰板则降低了严肃的气氛,温馨感才是它要突出的。相比之下,轩逸的内饰更加适合家庭使用,或者进一步说更加适合女性的审美。明锐则显得有些硬朗,并且兼顾了一些商务气息。
空间性能
先来看看外形尺寸,轩逸4 610×1 700×1 510 mm,轴距2 700 mm,明锐4 572×1 769×1 462 mm,轴距2 578 mm,二者分别占据一些优势。但是在关键的轴距一项上,轩逸足足多出明锐122 mm,看来至少在腿部空间上,轩逸理论上就应该比明锐强很多。不过由于明锐采用了独特的掀背式设计,所以行李舱尺寸占据较短,这就使得实际的车内空间得到了保障。
坐在明锐的后排座椅上,腿部空间并不会显得拥挤,虽然略逊于轩逸,但在宽度上却要稍稍强于轩逸。而且独特的掀背式设计,为行李厢带来1 150 mm的最大开启面积,560 L的行李厢正常容积甚至能够带来两厢车的承载效果,如果放平后排座椅,1 350 L的储物空间相信能够摆平一切了。而轩逸虽然在行李厢的正常容积上也达到了504 L,但是在开启面积和放倒座椅之后的扩展空间利用率上,受到了三厢车造型的限制,处于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