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连坐制”是否在转嫁责任?
“司机有权不喝酒、有权酒后开不开车,但是法律似乎并没有规定乘客有权阻止司机喝酒,阻止司机醉酒不开车,所以在最终的执行上肯定有难度。”记者采访时,车主们纷纷对公安部加大处罚酒后或醉酒驾车的力度表示赞赏,却对“乘客的权利和义务”在实际执行的难度上表示担忧。
有市民认为,“连坐制”是否造成责任的一种转嫁?“一辆可以乘坐多人的大巴司机,醉酒驾车,难道要整车人来分担责任?”市民方小姐认为,醉酒“连坐制”应针对在私家车领域,至于公共交通工具,则应采取其他办法。
正在赛马场选购轿车的孔先生对记者表示:“此规定如果推出,那么相关部门是否应该顺带为部分车辆提供酒精测试仪器,或者指定相关测试仪器的品牌协助车主购买。换位思考,万一这些酒精测试报警装置有故障,那么公安部门是不是也应该有连带责任?”
四问:乘客该使用何种工具测“醉”?
可以肯定的是,有市民认为如果“与醉驾司机同乘一车的乘客也应进行处罚”的规定推出的话,那么国家也应该顺势推出相关政策,如免费或以低价提供给车辆安装一台酒精报警装置,并指定相关产品品牌。“否则乘坐人就没有有效的途径知道司机是不是酒后或者醉酒驾驶。”孔先生认为,相关部门甚至可以规定厂家在制造车辆时,就有车载酒精测试仪或报警装置等配置。
记者近期在广州本地的汽车用品市场留意到,关于测试酒精的相关仪器并不多。用品商面对记者的询问,大多摇头示意并无相关产品售卖。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车辆当中,也基本没有酒精测试仪或者警告装置的存在。只有少量高档豪华车才有这项功能。市公安交警支队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每个大队都有几台酒精测试仪,它们通过集体采购,一般不面向市民零售。
五问:营运车辆如何监督?
对于出租车、公交车等营运车辆司机的“醉驾”问题,很多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假如买了长途客车票后上车才发现司机酒后驾车,这样出事后,乘客也受到连带处罚会很无辜。”市民小王表示,一般来说,乘客没有对营运车辆的司机进行酒后监督的义务和能力,应该由营运车辆的公司和上级单位直接监督,出事直接追究责任为佳。这种营运车辆司机醉酒出事,不应连累无辜的普通乘客。
广州汽车站一位客运司机向记者表示,与其惩罚乘客,不如对酒店或者售卖方执行倒查责任制度。如果司机在酒店喝完酒后驾车发生事故,交警部门可倒查司机之前饮酒的商家,并对其进行处罚。“商家有义务提醒消费者饮酒后不要驾驶,如果发现消费者酒后驾驶,商家可报警,获得相应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