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花冠和卡罗拉“同车型不同代”的销售模式取得成功之后,新马6睿翼的更名上市,意味着另一个日系品牌马自达也开始了“两代同堂”的尝试。然而睿翼甫一上市就遇到了调低销量目标的尴尬,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于洪江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汽马自达全年整体销量上调9000辆,这主要是依靠老马6(即Mazda6,下同)的贡献,而睿翼由于产能问题和生产准备期过长等原因将调低销量目标,由原定的4万辆调低到2.8万辆。 于洪江还表示,为了解决一汽马自达产品单一的问题,今年年底将引进进口车型CX-7,而马自达8则将在明年实现国产。
“马6”的尴尬
作为一款B级车市场的经典车型,马自达6以其出色的设计、性能以及超高性价比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其销量甚至一度逼近B级车销量前三的位置,对B级车传统强者雅阁和凯美瑞都形成了威胁。
然而睿翼的上市却让马6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局面:由于一汽马自达产能有限,睿翼的上市必然会影响马6的产量,而睿翼此前大规模的预热宣传却直接带动了马6的热销,因此马6陷入了一种“减产也不是,不减产也不是”的尴尬。
甚至之前传出为了给睿翼让路,老款马自达6最低配手动挡车型即将停产的消息。“一汽马自达不可能为了睿翼而放弃马6”,于洪江和一汽马自达市场部部长卜红升都对这一消息予以了坚决否认。
由于营销策略得当和多年来赢得的口碑,马6的销售基本上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马自达睿翼的宣传没有带动自身的销量,却为马6的热销添了一把火,一汽马自达因此调低睿翼销量目标而拉高马6的销量,产能被迫向马6倾斜。
业内人士认为,马自达6和睿翼的同台销售凸显了一汽马自达产品线单薄和产品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老马6品牌影响力和口碑已经奠定,而睿翼要想达到B级车市场前三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第二工厂能否救睿翼?
尽管于洪江强调睿翼将主推2.5升和3.2升排量车型,其目标就是雅阁和凯美瑞,甚至定价都是以这两款车型作为参照,但和雅阁、凯美瑞刚刚上市就持续热销不同,睿翼试图通过对产品品质的高标准和定位B级高端车的营销策略实现厚积而薄发。
今年6月,经过长时间等待的第一批睿翼车主终于拿到了车钥匙。于洪江坦言,虽然睿翼生产准备期延长是出于对产品品质高要求的考虑,但等待时间过长的确损失了较多的客户。
于洪江此前曾在不同场合表示,睿翼的目标是跻身中高级车前三甲。然而产能的局限和产品上市推迟让于洪江不得不低调起来,“从长期看来,睿翼肯定要实现这个目标,但短期内没有那么多的产能,月总产能也就在1万辆左右,但如果“马6+睿翼”形成整体战略车型,合起来应该可以进前三”。
由于产能有限,如何分配好老马6和睿翼的产能才是摆在于洪江面前的首要难题,同时第一代马6与奔腾共享零配件资源,也已经影响到第一代马6的产能。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汽轿车第二工厂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一旦建成投产将形成20万辆的产能,这对于一汽马自达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第二工厂计划到明年年底投产”,于洪江向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于洪江表示,第二工厂建成后,一汽马自达有望一举解决老马6和睿翼产能不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