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团购、建材团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团购这一消费行为开始深入人心。近日,有不少车友在QQ群里呼吁团购汽车,旨在降低购车费用。对于汽车这种大宗高价产品来说,团购不像批发其他产品那么简单。抱团购车,真的可行吗?车友对此进行了讨论
赞成派:团购省钱省力
顾名思义,汽车团购是一种以量压价的消费行为,其成交价格一般取决于购买的车型、数量以及经销商的利润等因素,并最终在厂家指导价的基础上获得打折优惠。
“人多力量大,我相信车友们拧成一股绳,一次抛给车商七八辆车的订单,我就不信价格不能便宜点。”车友关小这样表示。
与关小一样,车友蒙先生准备近日购车,去4S店溜达了一圈回来,发现在车商面前,单个消费者在价格谈判中的力量真是小得可怜。蒙先生表示:“我就想找齐几个车友,把大家希望购买的车款凑在一块,然后以统一的价格底线去跟车商谈判。我想买的车子售价就达到18万元,如果有十个车友一起买的话,一张订车单就能弄到差不多180万元的销售额,这样一来车商一定会重视,车价比单人购买更便宜那是肯定的。”
看着大家热烈讨论,车友坤宁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现在车商卖车不是那么顺了,他们正处于艰难期,这刚好是我们消费者抱团购车压价格的好时候。我们只需要结成联盟,在谈价格的时候大家保持一致,保持耐心,车商没有不投降的道理。”
反对派:团购汽车众口难调
虽然车友们对于抱团购车表示得热情高涨,但是也有车友对此大泼冷水。
曾经参加过团购活动的车友荣先生就表示,他再买车一定不会参加团购,为省一两千块钱需搭上一个多月的时间和精力去谈团购,到头来购车成本省不了多少。
荣先生介绍说,他当时在南宁本地一个论坛上看见有团购信息,后来就半信半疑地加入了,接下来的团购过程却让人崩溃——“大家先是疯狂联络、约会,那段时间光是烧烤就吃了好几个晚上,为的就是商量怎么团购。大家AA支出的喝酒钱几天下来就不见了两百多元,每次还把人喝得醉熏熏的。商量了几天才发现团购内部每个人的期望值也不同:有人觉得车价可以不少,力主谈送礼包,有人又说送礼包有什么意思,还是车价直接便宜好。争执不下就有人离开,最后十几个盟友就剩下三个,买车时和车商谈成的优惠价仅比正常售价少了1200元,还是车商看在我们联盟势力‘日渐单薄’,算是给点面子鼓励鼓励才给的优惠。我参加这次团购差不多一个月,没有得到很大的实惠,过程却很辛苦。”说起曾经的团购经历,荣先生很是后怕。
记者调查:汽车团购成功率不高
汽车团购,让经销商为求销量不得不降价销售,听上去的确很不错,但成功率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对于团购车辆的消费者,我们经常感到头痛。这些‘团购者’自以为带来了大买单,开出的价码有些不着边际,有提出车价要优惠8%到10%的,甚至有要求优惠15%的,保险还要打6折,送验车费等等。因为对汽车行业太不了解,这些车友对‘团购’行为所带来实惠的期望值太高了。一般我们店对网友团购,都是客气接待,婉言拒绝。因为知道这些团购者都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追求各自的点滴利益,我一般会对消费者逐个击破,最终也没让他们团购成。”某品牌4S店负责人陈先生这样表示。
“团购汽车价格是不是肯定比‘单打独斗’便宜?”这恐怕是参与团购的消费者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但是一些经销商却表示,厂家是不会因为十辆八辆车的利益就破坏自己的市场秩序和品牌形象的。
经销某德系车的罗先生就表示:“厂家根本就不会为了几辆车子的订单去变动整个价格体系,如果为一两张团购单子就随意改变原来的价格,那到店看车的消费者大可以在门口竖个牌子,让大家一起结盟团购,这样车商和厂家的利益都难以保证,品牌形象还受损。选择汽车团购这种购车方式的消费者以白领居多,年龄在28~40岁。太强调个性而不容纳别人意见是他们的特点,最后很可能达不成共同的意见而放弃团购。反正一年里,我们店里就没有见过成功团购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