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翔的车头造型有感染力,车尾造型也比较厚实,单独看车头和车尾,可能会给人一种更大一号级别的车型的错觉,整个车身造型设计的还是比较和谐的,不夸张也不过于平庸。看到悦翔的人,总有个疑问在心头,悦翔是不是和马自达3有太多相似元素了?可以肯定的说,长安在推出奔奔以及志翔之后,其设计功底是越来越进步,虽然有借鉴某些车型的因素,但终归是符合国内审美情趣就是成功的。想想比亚迪F3以及F0成功经验就明白了。
同悦前脸的设计非常简单,上下进气格栅都没有什么额外的装饰,前大灯下沿的线条与下进气的小U形连接成一条完整的波浪曲线,与发动机舱盖线形成一下一上两条主要的线条。所以,两只杏核状向上斜挑的大灯像是卡通的大眼睛,充满活力,加上贯穿整个前脸的起伏线条,就成为同悦车头最有神的特征。同悦给人最大的感觉是相当难得的协调和自然,长短比例适中,A、C柱形成的前后过渡也很自然,丝毫不觉得过于生硬做作。当然时尚气质也完全不输于同级自主以及合资车型。
两相对比的话,悦翔更为流线,充满了运动小车的阳刚气质,全系标配的185轮胎也比同悦175轮胎给人更稳重感受。不过同悦的外观也有其特到之处,更多的在于其创新意识比悦翔更有底气,在一些具体外观细节方面,同悦明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对两款车的外形孰优孰劣因为每个人的审美不同而有差异,但不可否认这两款车都是那种看上去比较讨人喜欢的类型,在他们的外形设计中我们看到自主品牌厂商在逐步走向成熟。
二、内饰、空间
作为国内普及型自主小车,无论是长安还是江淮,都没有赋予这两个小车过多的标新立异之处。因为他们消费群定位从25-35岁的都有涵盖,要取得一个折中的话,中庸中透出一些时尚比纯粹的夸张要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要过多的计较两款小车内饰材质以及某些细节,即便是合资车型,也只能保证做工更细致一些,材质同样是硬邦邦的。什么样的价位,决定什么样的车型设计,这是一个前提。
首先我们来看悦翔,其中控台上部与下部用一条银色的装饰板分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动型三辐式方向盘的手感和大小都很不错,中控中央采用常规的矩形空调出风口,而两侧则采用时尚的圆形出风口,这无疑和马自达3布置方式是完全相似的。悦翔空调风量调节旋钮的手感不错,其他控制按钮也都是按键设计,大方时尚,下方的储物盒可以顺手放一些杂物。
悦翔的仪表中规中矩,做工还算过得去,橙色的仪表\CD面板灯光和飞度比较接近。水温表没有被省略,比起很多同级合资车型都采用的电子水温告警指示灯来说更厚道。深色内饰感觉比较酷,同时比较耐脏。
而同悦的内饰采用灰色和米白色的搭配,这样的双色设计是家用车中较常见的,有利于营造出清新素净的车内环境。而同悦的米白色比一般的米色还要浅一些,而且挡把和手刹杆也没有使用比较耐脏的黑色,视觉上整个驾驶舱显得格外简洁明快。黑色方向盘的样式还是不错的,和一些中型车有些类似,虽然属于四辐式的,但下面不是平直的条状,而是呈弧状拼接在一起。有些保守但手感操控什么的还算不错。
不得不提的亮点是,同悦复合式的自发光仪表盘无需特意去开启,光线暗下来时就会自然变亮,外圈为时速表,内圈为转速表,左右两侧分别为水温表和油表,非常漂亮,没有像一些同级小型车那样取消水温表令人感到欣慰,这一点上确实体现了自主品牌的厚道。同悦仪表样式效果都和凯美瑞很相像,充满了立体感受。不过精细度程度仍然表明这只是经济自主小车。4个圆形空调出风口比悦翔更时尚,CD下的储物格也充分利用起来。
内饰对比来看,悦翔更大气中庸一些,而同悦则在仪表和内饰色彩方面更下功夫,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何选择,只能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审美观来决定高低了。
根据表格对比,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悦翔的车身尺寸,无论是长宽高,还是轴距,都要比同悦大了一号。这直接导致悦翔的实际车内空间比同悦来得更舒适宽敞。对于胖一点身材或经常满载5人的用户来说。无疑悦翔更符合他们的需求。同悦的前排座椅没有高低调节功能,而悦翔的座椅高度调整合适之后,悦翔有比较大的优势,对于高个来说,悦翔的前排头部空间优势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