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之间 对比明锐1.8 TSI和轩逸2.0

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  作者:   时间:2009-04-17  

  不过,就后排座椅的舒适度而言,轩逸还是要好于明锐,明锐的座椅设计为了突出运动时的承托力,无论是椅背还是椅面都比较硬。轩逸则着重在座椅的质感以及形状上做足了功夫,尤其是后排座椅,据说其设计理念就来自于家用沙发,形状和质感都非常自然舒适,成为强于明锐的一大亮点。

    动力性能

  虽然轩逸发动机的排量要高于明锐,但是明锐却通过涡轮增压和汽油直喷这两个法宝使得在动力性能上反而要强于轩逸。明锐所搭载的这款1.8 TSI 汽油直喷发动机是德国大众集团最新的EA888系列发动机中的一款,是首次在中国使用,同时也是斯柯达全球产品系列的首次使用。这款发动机借助先进的缸内直喷技术与涡轮增压技术的配合,最大功率为118 kW,最大扭矩为250 N?m,并且最大扭矩的输出范围宽达1 500~4 200 r/min,9.1 s的0~100 km/h加速时间甚至已经超越了奥迪A41.8 T 以及Mzada6等以动力性能著称的车型。

  无论是静止加速还是中途加速,只要发动机的转速超过1 500 r/min,随着涡轮增压器的启动,猛烈的推背感会随之产生,车速会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迅速飙升。此时需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住方向盘,并且不失时机地穿梭在车流的缝隙中。不过,迅猛的动力输出同样会对动力输出稳定性以及静止状态下的宁静造成影响。首先,低速行驶下的明锐,除非能够保证发动机的转速始终保持在1 500 r/min以下,车身会保持一个缓慢稳定的速度前进,驾驶者要时刻留意油门踏板的踩踏力道。而由低速转高速时,随着油门踏板的深度踩踏,车速会有一个明显的突变,之后就是源源不断的推背感。而且发动机的转速一旦提升起来,无论车速保持多快,只要深踩油门踏板,车速就会有明显的提升。在高速状态下,明锐有着卓尔不群的动力表现。可以说,明锐更加适合高速状态下的行驶,低速会成为制约它的一个因素,显然低速行驶的平顺性和稳定性会成为这种高性能发动机的劣势所在。另外驻车时,由于涡轮增压器的原因,明锐的发动机会发出细微的“嗒、嗒”声,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与明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轩逸搭载的2.0 L排量发动机100 kW的最大功率和189 N.m的最大扭矩,二者显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所以我们在轩逸身上体验不到那种速度激发的快感,不过10.7 s的0~100 km/h加速时间也并不是吃素的,至少在同档车型中不会处于劣势,怪只怪明锐太过强大。但轩逸超乎寻常的“静”也同样会给驾乘者带来不可磨灭的印象。CVT无级变速器使得轩逸无论以何种形式加速,速度提升都是呈线性规律的,加速度非常均匀,这一点即使明锐的变速器多达6个前进挡也是不可比拟的。而且少了涡轮增压的介入,整个加速过程同样非常安静,很难从声音上判断发动机此时的转速。这种温柔的表现非常适合乘坐,如果乘坐轩逸也能够晕车的话,唯一的建议就是不要坐车了。相反,明锐的乘坐者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晕车,否则就只能委屈驾驶者更加小心翼翼地驾驶了,这样明锐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显然,明锐更加适合驾驶,而轩逸更加适合乘坐。

    操控性能

  与速腾一样,明锐的操控感觉着重硬朗,无论是方向盘的力道、悬架的软硬还是转向的表现,刚性的感觉会时刻放纵驾驶者的驾驶习惯。明锐的方向盘转动力道由于动力的迅猛而被调校得稍重,非常有利于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同时低速行驶下的轻便性自然受到些微的影响。不过这种转向盘的表现会使得驾驶者能够明显地感知到路面的状况,并且在过弯时对车身行驶的方向感知更加敏锐,转向的精确性很强。

明锐1.8 TSI和轩逸2.0[3] 

上一篇:外观变化/配置增加 对比新老款轩逸
下一篇:外观变化/配置增加 对比新老款轩逸
返回新闻中心  |  - -   |  打印  |  关闭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文章!
  • 企业服务
    精彩图库 更多>>
    东风标致408
    东风标致408
    2010款爱腾
    2010款爱腾
    2010款荣威550
    2010款荣威550
       联系我们
    广告价格>>  创业加盟>>
    广告联系电话:4006505822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车市 | 品牌大全 | 新车销售 | 团购 | 修车养车 | 二手租赁 | 用品商城 | 汽车生活 | 新车图库 | 香车美女
    www.qcqc.com.cn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战略合作-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20006363号-8 | 京网文[2019]0025-001号 |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
    联系电话:4006505822 传真:4006505822
    © Copyright 2012 -2022 华车网 www.qcqc.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