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刹车、油门踏板的力度很轻,很容易上手,面积和间隔也比较合适。真皮包裹的方向盘是典型的轿车设计,想象中那种运用全部上身肌肉来打方向的转向方式绝对不会在迷迪的身上出现,方向盘的力度很轻,即便是在狭窄的车库里,也不会让驾驶着感到辛苦。可上下调节的方向盘也能让驾驶者很轻易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驾驶姿势。
“多拉快跑”是迷迪的设计初衷。除了丰富多变的载物空间外,强有力的动力搭配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4G18S发动机虽然没有超前的技术亮点,但是实用可靠的特性正好吻合迷迪的设计要求。1.6升的排量为1.3吨的车身提供了100多匹的动力输出。考虑到客户经常会有装载货物的需要,迷迪的后悬挂行程较长,足以应付最大650公斤的承载量。在这样的状态下,对于发动机低速的扭矩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尽管133牛米的最大扭矩要在4500转时爆发,但这台发动机在低速时并不乏力。当转速超过2500转时,扭矩高峰便已到达,只要略微延迟换档时机,即便是在满载的状态下,发动机依然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
对于迷迪来说,超过1.7米的车高显然不适合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尽管厂家的设计时速达到了每小时168公里,但当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后,由于排量的限制,加速感已经非常微弱。随着车速的升高,方向盘也变得稍微轻盈起来。但是和同价位的厢式车比较,迷迪可以说是在“贴地飞行”,整体的稳定感是其他厢式车不能比的。
迷迪采用的四轮独立悬挂无疑为驾驶带来了更多信心。麦弗逊式前悬挂配合纵臂扭杆式后悬挂通过加强扭杆的强度保证了整体承载力,也增加了底盘在过弯时的平顺性。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车身稳定性很好,增强了过弯时的信心。在多弯的山路上,轮胎与地面的贴地性很强,驾驶者能够明显感受到底盘正与高重心带来的侧倾做着顽强的抵抗,而并不精准的转向则在不断限制着迷迪的过弯速度,毕竟,绵延起伏的山路并不是它真正的舞台,安全、经济地完成各种通勤和运输任务才是迷迪的天职。
通过试驾,有几个问题可以肯定。迷迪这种新概念车型的出现无疑是对中国汽车细分市场的有力促进。基于轿车底盘的设计和对空间最大幅度合理利用,让它更适合那些希望“鱼和熊掌兼得”的用户。真正的做到“一车多用”,而不是各方面都“凑合着用”是迷迪最大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