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钢镚儿”法则之二:操控性能
作为“同父异母”的兄弟,福克斯和马自达3都采用了同样的底盘技术,但是福克斯和马自达3对底盘及悬架的调校和配置均有不同。马自达3的悬架系统为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多连杆式独立后悬架,悬架阻尼适中,给人的感觉属于那种偏硬朗的风格,较轻的车身质量会让车身的动态表现显得非常服贴,日系车拥有了欧系车的细腻操控特性。而福克斯则采用了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双摇臂独立悬架,加上福克斯后悬架有副车架,因此当行驶在不平路面或高速过弯时所引起的振动和作用力都可以通过粗壮的副车架吸收,从而降低了车内的噪音。虽然福克斯的悬架也偏硬,但与马自达3相比,显得还是舒适不少。再加上福克斯的后排座椅空间要略微大于马自达3,并且还设有独立的空调出风口,那么对于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度贡献不小。相比之下,前排的驾驶性能二者相差并不多,欧洲化的操控性能足以让他们在A级车阵营中扬名立万。只不过福克斯对于后排乘客的照顾更加周全一些。

仪表板的设计是福克斯的亮点之一 福克斯的音响控制系统被放置在了方向盘的左后方,视觉效果并不明显
非“钢镚儿”法则之三:燃油经济性

福克斯的后排乘客显然要幸运得多,不但胳膊有地方放了,还能享受空调
对于燃油经济性的评判可以多多听取车主的意见,但是当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也可以根绝厂家公布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福克斯的90 km/h等速油耗为6.1 L/100 km,实际油耗为11 L/100 km。马自达3的90 km/h等速油耗则为≤6.4 L/100 km,实际油耗为9 L/100 km。对于理论油耗,对于更加实用的实际油耗,福克斯此时显得有些高了,其实也不难想像,即使只是单独看车身的质量,福克斯多出的62~90 kg就意味着时刻要比马自达3多承载一个成年人,油耗自然会高一些。但不管前提条件公平与否,马自达3确实显得更加省油,我们自然就没有使用“钢镚儿”的必要了。
非“钢镚儿”法则之四:配置
对于车辆的配置,也许很多配置都是极为相似的,此时就可以继续对比其扩展功能。比如虽然都拥有6碟CD音响,但福克斯拥有AUX外接插口(支持MP3等外置音频播放)以及IPOD / USB插口。同样的真皮座椅,福克斯的驾驶席还配备了电动调节。而在细节上,马自达3可能只顾及了驾驶者的感受却忽略了后排乘客,像福克斯的所有车型都有后空调出风口,而马自达3中央扶手后只设置有一个后座烟灰缸,甚至后排座椅的中央扶手都被节省掉了。不过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说,马自达3内饰做工的精细程度要略强于福克斯,福克斯内饰的接缝在装配工艺上仍然保留了欧系车型不拘小节的风格。
马自达3的内饰延续了马自达6的直瀑式造型,反差强烈的色彩搭配配合红色的背景光,着实抢眼
以上只是借助福克斯和马自达3简单阐述了在挑选车辆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其中的“钢镚儿”法则只是占据了一小部分,该法则更多地适用于一些由主观因素决定的部分。首先在理性地分析了客观因素之后,当两款比较车型的客观因素各具优势,而主观因素又实在难以取舍时,不妨摸摸兜里有没有“钢镚儿”吧。
阶梯式的换挡手柄设计合理许多,准确性强 3炮筒式仪表板动感十足,但过于前卫
凭心而论,福克斯和马自达3都已经算是老车了,即使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终究还没有换代,此时拿出来未免有些老生常谈。但中国人讲究“温故而知新”,只有不断地去复习已经学到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将来打基础。福克斯和马自达3各自的特点还是非常鲜明的,但归根到底都强调了操控性能。不过诞生在欧洲的福克斯显然对于运动执行得更为彻底,外形并不算十分出众的它用实际的操控性能证明了驾驶席才应该是首选位置,即使它在后排的舒适性上要强于马自达3。而马自达3的日系基因注定其首先会从我们的视觉感官下手,无论是曲线玲珑的车身线条,还是令人亢奋的红色背景光,都以先讨好人们的第一感官为出发点,在视觉上得到愉悦后,驾驶感觉自然会相应地提升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