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T发动机动力挺强劲,但4速自动变速箱有点保守
还是着重来看一下这款1.8T发动机。对于这款代号为AWU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大家其实并不陌生,原来的宝来,现在的速腾和领域,用的都是这款发动机,只不过在具体调校和技术细节上有所不同,发动机的代号于是也不一样。甲壳虫这台AWU发动机和速腾1.8T那台BPL更加接近,最大功率110kW,和宝来1.8T和领域1.8T一样,不过对应转速从后者的5700rpm提高到5800rpm,220Nm的峰值扭矩出现在从2000到4200rpm的增压工作平台,比宝来1.8T和领域1.8T高出了10Nm。甲壳虫和速腾的不同之处是排放标准,AWU达到了欧4,而BPL目前还停留在欧3水平。
应该说,这是一款技术相当成熟的发动机,它的每缸3进2排5气门结构、可变气门正时和涡轮增压技术并不落后,和竞争对手相比甚至还算是先进水平,只不过这几年大众的发动机技术突飞猛进,FSI(分层燃烧、汽油直喷)、TSI(双增压)这些新鲜玩意儿走上前台,抢走了它的风头。大众没有把1.8TSI发动机武装到甲壳虫上,应该还是考虑到技术成本,它不打算在四代高尔夫的平台上植入过多五代的技术。

发动机无可厚非,但是变速箱就很难让人不说闲话。和敞篷甲壳虫那款普普通通的2.0升发动机搭挡的是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而到了更强调性能的1.8T上,反而变成了平庸的4速自动变速箱。在成本控制思想压制下,大众的理智战胜了激情,这多少有点遗憾。
尽管如此,动力的感觉比起2.0车型还是有很大改善。理论上,虽然从2000rpm开始最大扭矩已经开始涌现,但真正的爆发还要稍微延后一点,伴随着咝咝的增压放气声,转速表指针开始轻快上扬,高段的油门响应也没有明显衰竭,加速的感觉挺让人兴奋。如果将档把拉回到低档位限制升档,再把油门踩到底,转速表指针可以一直杀入6600rpm的红区,加油才会失去反应。由于变速箱只有4个档,速比设置相对稀疏,用2档就可以将车速拉到120km/h,但是4档100km/h匀速行驶时,转速已经接近3000rpm,这对经济性显然不利。

厂家公布的技术数据显示,这款1.8T的甲壳虫在9.5秒内就能破百,将甲壳虫2.0的成绩一下缩短了3.4秒,这下那些帅哥们不会嫌它“肉”了。由于甲壳虫占据体重轻的优势,它的这项成绩甚至比配备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速腾1.8T还快0.5秒,4速自动变速箱在这一阶段并不吃亏,车速达到100km/h时,速腾比它多跳了一档,反而浪费了一点宝贵时间。当然,再往后,它肯定不是速腾的对手,甲壳虫1.8T可以跑到199km/h的最高车速,虽然比起2.0车型的182km/h快了不少,不过还是比不上速腾1.8T的210km/h。
日常驾驶时,4速自动变速箱还是相当称职,它没有任何花哨的工作模式,功能非常简单,换挡却不失轻巧平顺。也许,这种简单和朴实正是甲壳虫的设计哲学,尽管这和大众目前“技术至上”路线有所偏离。

高回头率带来好心情,这何尝不是一种驾驶乐趣?
由于圆弧造型,甲壳虫的前座比较靠后,驾驶员处于接近“虫体”的中间位置,看着前面宽阔的仪表台,感觉很像是在开MPV,回头一看,尾部其实又近在咫尺,这种感觉挺奇怪。整体的驾驶感觉很接近高尔夫,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打起来稍稍有些沉,刹车则保持了这一代大众车型特有的轻灵。悬架调校舒适中带有硬朗,操控不错,在珠海赛车场杀弯时,标配的ESP总能在失控边缘恰如其分地拉上一把。不过,在颠簸的路段,拖曳臂式半独立后悬架就不如现在速腾的多连杆结构那么舒适,好在后座坐人的机会并不多。
甲壳虫的最大魅力,还在于它的可爱造型,有点臭美有点招摇,但并不让人讨厌,可以给大家都带来好心情。现在,这款1.8T的甲壳虫又增添了一些动力刺激,它虽然还不算生猛(最厉害的应该是装备VR6发动机、全时四驱的RSi,北美还有装备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但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了。只要你充满自信,就算不是美女帅哥,一样可以驾着它“左飞飞、右飞飞”,享受美好生活。
甲壳虫1.8T技术参数 |
长/宽/高(mm) |
4129/1721/1498 |
轴距(mm) |
2515 |
轮距 前/后(mm) |
1508/1494 |
发动机形式 |
1.8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 |
排量(cc) |
1781 |
最大功率(kw/rpm) |
110/5800 |
最大扭矩(Nm/rpm) |
220/2200—4200 |
变速箱形式 |
4档自动 |
悬挂形式(前/后) |
麦弗逊式独立/拖曳臂式半独立 |
0—100公里加速(s) |
9.5 |
最高时速(km/h) |
199 |
轮胎规格 |
225/45 R17 |
油箱容积(L) |
55 |
行李箱容积(L) |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07款赛拉图优惠1.5万 能否缓解销量压力
下一篇:对比测试骊威/飞度/POLO劲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