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感谢工程师没有在换代之后改变马6本身的特性:沟通感。从操控的角度来看,新马6做得依旧成功。方向盘稍微轻了一点,但是不管车速如何,在转动的每一个角度下都能充分感受到车头的指向,让你信心十足,何况三幅式设计手感和观感都很讨好人。刹车的感觉与日产车型的刹车感有点类似,踏板的初段并不生硬,而是有韧性地过渡到硬的感觉,在整个过程当中,刹车力线性地呈现在四个轮子上,让你在几脚刹车后就能立刻适应这种渐进的刹车感觉,我很喜欢。那种一脚踩下去初段生硬的踏板其实并没有带来线性的刹车力输出,绝对是糟糕的工程设计,比如说某个T字头的日本厂家的个别车型。很好的转向感加上控制力很强的悬挂设定,马6给我的感觉有点类似减肥了的奥迪A6,至少闭着眼睛的时候真的如此。唯一觉得不是很爽的就是2.5L入门级的车型16英寸的轮胎往往比悬挂的极限更早地到来,尖叫声中让我感到无奈。而装备17英寸车胎的“i”型号要稍后才上市。倒是3.7L厚道点,17英寸车胎入门,18英寸(235/45)送给了顶配。

Kajiyama先生一直在我面前重复“质量”这个词。他指的不仅仅是发动机声音的调校,而更多的时候,他想告诉我内饰是新马6又一个“质量”的看点。马自达的内饰设计一直都不缺乏做工的质量,但如何在设计上、用材上找到突破点,这才是重要之处。新马6的内饰大量采用了金属和仿金属的材质,中控台上镶套着黑色塑料的金属材质风格就明显向新的蒙迪欧致胜靠齐,各个功能区域陈列有序,清晰了然,控制方便,这是旧款马6无法带给你的感受,何况那超大屏幕集合了导航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