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铰削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铰削时铰刀刀杆应与气缸盖底平面垂直,并且用力要均匀、平稳,不得倒退,直到将烧蚀、斑点等缺陷铰去为止。
(2)在确保能够消除凹陷、斑点以及能铰出完整密封锥面的前提下,对气门座铰削量越小越好。
(3)气门座铰削到气门装入气门座内后,密封锥面位于气门工作面的的中下部且宽度在1.2—2.5mm为宜。
(4)为保证气门杆与气门导管合理的配合间隙,延长气门导管使用寿命,更换气门座时一般都需要跟换气门导管,并且用专用复合刀具同时铰削气门座锥面与气门导管孔。
(5)对气门座的铰削,应在保证气门下沉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3、镶嵌气门座圈
当气门座密封锥面的缺陷不能通过研磨或铰削方式来直接修复时,则可通过镶嵌气门座圈,然后再铰削气门座圈密封锥面来恢复气密性。对于直接从气缸盖上加工出来的气门座,可切削气门座后镶嵌一定尺寸的气门座圈。对于原来镶有气门座圈的气缸盖,可拆掉气门座圈后,按原尺寸镶配气门座圈,也可适当扩大气门座圈底孔尺寸后,镶配相应加大外径尺寸的气门座圈。镶配气门座圈时,可先将气门座圈用液氮冷却5—10min,然后快速压入气缸盖内,或者加热气缸盖后快速压入气门座圈。不宜将常温下的气门座圈直接压入气缸盖内,否则会损坏气门座圈,拉伤气门座圈底孔,同时压入的气门座圈也易脱落。此外,为保障气缸盖的可靠性,不可随意扩大气门座圈底孔尺寸后重镶气门座圈。
三、气密性检查
为检验气门座的修复是否合格,需要检查气门与气门座的气密性,以保障发动机正常工作。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检查气密性。
1、将与气门座配套使用的气门放入气门导管孔内,并使气门紧贴气门座的密封锥面,然后在气门上倒上足够的煤油,经3—5min后,如没有出现漏油现象,则可认为气密性良好。
2、在气门密封锥面涂上一层红丹油,并把气门放入气门导管孔内,然后用力将气门压在气门座上旋转1/8—1/4周后取出,最后检查气门座上的红丹油情况。如果气门座密封锥面上全部沾上红丹油,并且均匀整齐,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3、用带有气压表的气密性检测器进行检查。即将检测器的空气容筒紧紧压在气门座的外缘上,并使空气容筒与气缸盖结合面保持良好的气密性,然后用手捏橡皮球向空气容筒内充气,使其具有 0.6—0.7MPa 的气压。如果在30s内气压表的读数不下降,则表示气密性良好。
4、将气门与气门座清洗干净后,把气门杆放入气门导管孔内,当气门盘部离气门座25mm左右时,用手轻拍气门,使其沿气门导管孔垂直落下,连续数次后取出气门检查气门座密封锥面。若气门座密封锥面上有明亮而完整的光环且无斑点,即可认为气密性良好。
5、用气密性试漏机全自动气密性检测。此法适合在大型汽修厂及柴油机装配厂使用,主要将气门及气门座处于具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中,并对气密性进行定量检测,然后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