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人会拒绝御风而行的快感,即使你担心吹乱刚刚梳理过的发型。没有人会躲避阳光(参数配置 图库)的抚慰,即使你害怕盛夏与寒冬的高温和寒冷。没有人会拒绝与阳光亲吻,与天空相拥,即使你不想风雨打湿自己的衣衫。
当一款随时能够让你抬起头来享受大自然轻抚的敞篷跑车,停靠在面前,当一抹轻柔的明媚暖阳尽洒车内,还有什么值得抱怨?去奔跑吧,去驾驭吧,去挑战吧,但记得千万不要关闭头顶的软顶篷,否则,一切尽归平庸。
不论从销量、地位还是技术含量层面而言,敞篷车始终是汽车类别金字塔尖的占据者,而英式跑车则更具魅力,它虽然外表低调,但内蕴万般狂野,正和英国人的性格不谋而合。当然,说到英式跑车,就不得不提及罗孚、阿斯顿·马丁、捷豹等一批好手,它们中,尤以如今改头换面的名爵MG最为“亲民”,理由很简单,作为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一款中置后驱的软顶敞篷跑车,MG TF(参数配置 图库)已成功实现“中国制造”。

先来看看MG TF的前世今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MG就以“限量版RV8”的名义恢复了老款MG B跑车的生产,良好的市场反应使公司决定开发一款全新的跑车。1995年,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MG F面世。在经过一系列改进后,2003年MGR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跑车、并且为他取了一个传奇性的名字MG TF。2005年,南汽收购MG后,就曾经在国内展出过MG TF,不过为了与英国MG TF同步上市,直到2008年北京车展,南京名爵MG才正式宣布MG TF在国内上市。
历经数代沧桑,当这样一款经典的纯正跑车静待你的驾临,还有什么能够成为你与它之间的障碍呢!

软顶敞篷跑车,另类中的另类
如果你执着地追求驾驶乐趣同时又喜欢头顶蓝天的感觉,那么你一定会爱上这款风情万种又比普通跑车更为实用的软顶敞篷车。
无需多言,敞篷车的魅力在于顶部,而一旦这个可折叠的车顶采用软顶,那种招摇过市的感觉可是少有与之媲美的。灵动的前脸虽然不能让人一见钟情,但绝对会令你过目不忘,水滴形前大灯与短小的进气格栅并不能勾起你的驾驶欲望,但却是典型的英式风格,这让我不禁认为MG TF是否过于保守。转到侧面,修长的车身瞬间否定了之前的猜忌,圆润的腰线从前至后一路上挑,侧面的散热风口位置独特,不仅增加了车辆的整体攻击性,同时也兼具实用性。当然,不论软顶敞篷开启或是关闭,MG TF侧面的线条都依旧流畅,一款双门跑车难道不应是这样么?事实上,MG TF的魅力更多地来自于威猛不失灵动的尾部。与行李厢盖整合的带高位制动灯的尾翼精致而短小,与前大灯相呼应的尾灯同样圆润、复古,宽大的后保险杠和双排气管则是让尾部看起来如此威猛的原因所在。

如果仔细推敲一下罗孚的产品,你就会发现,TF在风格上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而每一个细节相比以往又是那么截然不同。对于一个充满历史积淀的车型来说,或许这就是最成功的“全新”注解。
事实上,MG TF诞生于宝马执掌罗孚的时代,出自著名设计师Peter Stevens之手,他曾经为兰博基尼、莲花和McLaren F1(参数配置 图库)执笔。当然这位英国设计师同样懂得内敛和谦逊,MG TF虽然拥有着汽车类别中最富激情的跑车身材,但是也保持着若干低调之处。然而,千万不要抱有能够逃过闪光灯的幻想,无论多么低调,你都有可能因为一次漫不经心的路边停靠而被路人掏出手机狂拍——MG TF永远都是路上的焦点。

把时间花费在探究细节上?太不值得了
深色内饰并不是跑车的偏好,与那些黑红、黑黄相间的配搭比较而言,MG TF的车内显然延续了内敛的风格。蓝黑色的搭配深沉而稳重,亮银色饰件的适度点缀能够愉悦驾驶者的感观。亮银色的球头换挡杆应该是不错的视觉吸引点,与之相称的是带有金属质感的底座,力量感十足,类似的设计在车门内的扬声器上也得到使用。中控面板力求简洁,各类功能按钮整齐地码成一排,时钟和机油温度表则摆在了最顶部,而再上方则设置了印有MG标识的LOGO,进一步强化了自身品牌。中央扶手处设置了两个杯架,但明显存在大于实用——杯架的设计过浅,使用不甚方便。由于采用2门2座设计,MG TF的车门极为厚重,车内的座椅空间相当理想,不过座椅并未设有高度调节是个不小的遗憾。
3辐式方向盘如我所愿地设计为短小型,既然是跑车,高速行驶就定然司空见惯,小尺寸的方向盘在此时的作用不言而喻。赛车式环状仪表盘与防滑的运动踏板也是运动风格的体现,而在细节的处理方面,MG TF秉承了MG一贯的不修边幅,而这种不够考究的特性用在MG TF身上似乎最有理由——对于一款如此富于驾驶激情的跑车,谁还会把时间花费在探究细枝末节上呢?这未免太不值得了!
姑且不考虑软顶是否具有足够的抗冲击能力,密闭性是否有足够保证。仅从实用角度而言,你绝不能因为软顶敞篷的开启和关闭完全采用手动而认为简陋和不够人性,事实证明,只要熟练掌握,完成敞篷开、关的动作绝不会比电动的硬顶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