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MG 3SW就是以MG ZR原型车经过一系列的改造而成的,它的基本实质其实还是一款掀背小车,所以对于弯路的处理方面自然不会弱到哪里去。经过一段城市路况的正常体验,没有多大的印象,因为塞车的路况你我天天都碰到,无论你开着的是100匹还是500匹,在车龙中的都无法得以解脱。到达了西湖附近的山区路段,我们开始对MG 3SW的弯路性能进行了考验。由于已经熟悉了这款车CVT变速箱的特性,所以在上山之前就已经将变速箱拨入了运动模式,这样可以讲发动机的转速可以保持在高转的水平。从MG 3SW的1.8升发动机特性来看,估计考虑到城市道路日常使用,其在2000—3000转/分区间内便会输出扭矩峰值,再加上CVT波箱的帮助,在起步的时候都能以最大扭力的转速范畴来应付。

在此次山路驾驶中,还是觉得发动机在4000转左右再次出现的扭矩峰值时可获得更强劲的动力。此时发动机开始进入咆哮的状态,连续的S弯中将油门踩到底,转速持续地只维持在6000转。没错,就是正好在6000转,虽然红区的数字是6500转左右,但经过多次尝试,中段急加速就算持续的地板油,转速都只会保持在6000转的刻度上。这时候的车速很快吗?转速定格在6000转,速度在路况可许的情况下我们尝试到接近130公里,虽然速度不慢,但是就觉得动力不能随心所欲,就像是通过滑轮吊起重物的感觉,铁链拉扯了好几圈,重物才升起一点点,刚才所提到的别样的感觉就是这种出现在中段急加速的时候。我分析了一下,个人觉得是CVT变速箱未能及时地调整到最佳的加速比例,导致更多的动力流失在了CVT内部滑轮的磨合之间,更有甚者可能是动力过于强劲,致使转速只能在6000转左右徘徊,不能将尾段的冲刺力发挥出来。这只是笔者的几个猜想,建议大家有机会验证一下。
通过一段山路的考验,发现MG 3SW的制动力稳定而持久,光用制动来控制车速就已经能能够得到不错的效果。但这款变速箱既然有手自一体化的功能,在山路上也正好体验一下。其实对于这类传统自动变速箱的手自一体化功能我一向都不太感冒,因为每次变换档位都要通过电脑进行干预,没有那种直截了当的感觉,倒不如通过油门的加减幅度来控制档位来得实际。不过下坡路段体验一下CVT这种利用电脑将无级变速的几个固定比例变成几个固定的档位也是蛮不错的,至少可以利用引擎制动来帮助一下减速。但是经过几个弯角之后,我放弃了。我觉得还是变速箱的原因,每次加减档的时候都需要等待半秒才有反应,如果要靠其进行引擎制动的话真的比较难以琢磨,还是乖乖地使用Sport模式最实际了。
高车身代表着CROSS的风格——

为了保证MG 3SW的离地距离,悬挂的硬度感觉上是比较硬朗的,中速通过大角度的弯路都能有力地支撑着车体的倾侧,但是如果继续加速的话,悬挂中后段的压缩比例就会明显加大,也正好提醒你MG 3SW也有考虑到CROSS的需要,真的要攻陷弯道的话,等待MG3的轿车版吧!
短暂体验1.4L手动版本——搭载1.4L发动机的MG 3SW与1.8L版本在动力上的分野当然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强调实用的车主就不能忽略了这个搭配。1.4L的引擎因为搭载了手动变速箱,所以动力的传递比较直接,即使在低扭较弱的情况下也能满足正常的行车需要。虽然只有简短的10几分钟体验1.4L版本,但是也觉得如果只是喜欢MG 3SW的外型风格,并且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转悠在城市里面,考虑1.4L的版本也是不错的,毕竟排量所决定的油耗是相当明显的。
除了动力操控是年轻一族所关注的,CROSS强调的也有外观上的差别。MG 3SW具有明显的跨界风格,造型设计上融合了运动型两厢轿车与城市SUV的一些特点:底盘被升高,使用稍大一号的16寸轮圈。前后保险杠和车身四周的防擦条都没有采用通常和车身同色的设计,而是另类的使用了一种黑色防刮塑料,因为没有车漆,所以遇到轻微擦碰的话就更好处理了。 |